新闻中心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 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 入新发展阶段。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和智慧 广电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创新性 发展的引领、驱动和支撑作用,特制定《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 “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 一、“十三五”回顾 (一)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显著 “十三五”期间,我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科技工作深入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组织开展了大数据、云计算、4K/8K 超高清、VR/AR、5G、区块链、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重大关键技 术的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全面赋能行业融合创新,有力支撑 了媒体融合发展和智慧广电建设。一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不断 拓展。开展了智能处理、智能识别、智能分析、智能生成、智 能传输等关键技术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广播电视内容生产、 分发传输、监测监管、网络安全保障等领域的融合应用取得初 步成效。二是区块链技术应用逐步推进。利用区块链分布式、 安全可信的技术特点,推动了区块链技术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 2 听版权管理、内容运营、安全审核、传播分析、系统迭代等领 域的创新应用。三是构建起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新型收视调查体 系。按照“全网络、全样本、云计算、大数据”的要求,分步 建设了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实现多维度收 视数据融合分析,构建起客观公正的新型收视调查体系。四是 技术标准引领行业创新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制定发布了媒 体融合、超高清视频、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视听内容版权管 理、互联网电视、应急广播等百余项行业标准和技术文件。积 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成功推动 HiNOC、C-DOCSIS、DRM、DCAS、 TVOS、DTMB-A、CDR 等技术成为国际标准,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二)积极拓展政用民用商用新模式,服务用户水平不断提高 “十三五”期间,全行业积极推动智慧广电建设融入文化 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城市、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 部署,与教育、医疗、养老、文化、旅游、交通、商务、扶贫 等领域深度合作,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服务政用、民用、商用 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一是科技 支撑智慧广电建设效果显著。发布《关于促进智慧广电发展的 指导意见》,推动了全行业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慧化发展,从 功能业务型向创新服务型转变,全国已有北京、河北、内蒙古、 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 贵州、甘肃、青海、西藏等 16 个省区发布了省级智慧广电建设 实施方案。二是融合传播能力明显提升。各地运用云计算技术 结合自身媒体优势和视听特长,面向各类终端,建成融合媒体 传播平台,信息服务聚合与分发能力明显增强。三是媒体服务 3 新业态不断创新。全国涌现出“最多跑一次”“街乡吹哨,部 门报到”“雪亮工程”“同上一堂课”“名师空中课堂”等一 大批典型成功应用案例。 (三)不断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媒体生产效能稳步攀升 “十三五”期间,我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科技工作贯彻 落实媒体融合发展战略,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技术标准引领 发展。制定发布系列融合媒体云平台建设白皮书,中宣部和国 家广播电视总局颁布县级融媒体中心系列标准规范,为推进媒 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提供了技术指导和标准支撑。 二是媒体云平台广泛部署。中央和较发达省级广播电视播出机 构、主要网络视听机构基本建成媒体云平台,有 19 个省级云平 台为本省县级融媒体中心提供云服务。三是各地融媒体中心建 设加快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积极构建起技术系统,打造出融 合媒体产品,为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用户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用户 提供服务,强化了广播电视媒体主力军的作用。 (四)持续推进节目制播高质量发展,内容供给能力大幅增强 “十三五”期间,我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科技工作紧紧 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品质视听内容供给体系加快建设, 节目制作能力和技术质量大幅提升,满足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 精神文化需求。一是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制作高清化进程 全面提速。全国广播电视制播系统全面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经 批准的高清电视频道达 750 个,省级频道高清化率达 70%,地市 级频道高清化率达 50%,省级以上和较发达地市级电视主频道、 4 网络视听节目基本实现高清化。二是超前谋划我国 4K 超高清发 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广播电视总 台联合印发《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 年)》 及配套工作方案、标准体系等相关文件,引领我国超高清电视 全产业链健康有序发展。截至 2020 年底,中央及广东、上海、 广州、杭州、北京先后各开办了一套 4K 超高清频道,部分网络 视听机构可提供 4K 超高清节目服务。三是积极打造高新视频新 业态。发布面向 5G 的高新视频技术白皮书和标准体系,设立超 高清 视 频/ 高 新 视频 实 验 室及 产 业 园区 , 努 力 培育 孵 化 5G+4K/8K+AI、互动视频、沉浸式视频、8K VR、云游戏等更高 技术格式、更新应用场景、更美视听体验的高新视频新业态。 (五)深入实施网络融合一体化建设,分发传播体系全面优化 “十三五”期间,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科技工作深入实施 宽带中国及智慧广电战略,打造智慧广电媒体,发展智慧广电 网络,推动了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广电 5G建设一体化发展。 一是获得 5G 商用牌照。2019 年 6 月,中国广电获得工信部颁 发的 5G 商用牌照,成为我国第四家拥有 5G 牌照的运营商,为 广电行业转型升级、高起点建设现代传播网络奠定基础。二是 有线网络数字化双向化升级改造明显加快。出台《有线电视网 络升级改造技术指导意见》及其技术实施指南,推动全国有线 电视网络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和业务拓展。目前已有 6 个省级 有线网络建设了融合媒体服务云平台,其中有 4 个为本省县级 融媒体中心提供云服务;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超过 2 亿, 其中数字用户 1.98 亿,双向用户近 1 亿。三是积极推动了面向 5 5G 的移动交互广播电视研究与试验。积极参与国际 5G 标准研 究,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国内外主要通信设备 厂商完成 5G 广播电视初步试验,努力推动了广播电视进手机等 移动终端。四是推进卫星直播系统服务升级。积极推进高清节 目上星同播,积极应用北斗定位管理、AVS+、DCAS、TVOS 等自 主创新研究成果,部署了新一代卫星直播广播电视技术系统。 卫星直播电视用户近 1.5 亿。五是推进地面电视数字化进程。 加强中央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发布全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频 率规划,基本关停地面模拟电视信号。六是推进终端智能化。 全国共有 18 个省(区、市)有线电视网络共计部署了 1600 万 台 TVOS 终端。七是建立起视听内容版权保护体系。在有线电视、 IPTV、互联网电视、网络视听等 12 家机构实现视音频内容分发 视听内容版权管理技术体系产业化部署,为多个企业近 7000 万 智能终端集成了视听内容版权保护客户端。八是大力推进应急 广播建设。发布全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建立起应急 广播技术标准体系,颁布 12 项应急广播相关标准规范,有力支 撑了全国各级应急广播体系规范化建设。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 (一)党中央推进媒体融合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科技发展提 出新要求 当前,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出 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 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6 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这是党中央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 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媒体融合已进入向纵深 推进的关键阶段,提高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构建主流 媒体内容生产体系和舆论传播格局等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撑。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必须要及时掌握和运用先进技术,建成全 媒体传播体系,不断提升传播力、影响力。 (二)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服务升级提 出新需求 当今中国正经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历史性地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发展阶段,人们 对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上升。广播电 视和网络视听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渠道,要不断 适应受众移动化、分众化、差异化、互动化趋势,努力满足人 民群众均等化、多样化、个性化、高质量的精神文化需求,为 人民群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高质量视听内容服务 和综合信息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安 全感。 (三)互联网信息泛在传播给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安全保障带 来新挑战 当前,移动应用、社交媒体、问答社区、网络直播、聚合 类平台、自媒体公众号等新应用不断涌现,网上信息传播呈现 出海量聚集,“深度伪造”等技术很容易被用于制作虚假图像、 7 音频、视频等信息,给舆论引导和内容管理带来新课题新挑战。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作为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要加强安全体 系和能力建设,要坚持用主流价值驾驭新兴技术、引导技术发 展、规范技术运用,提高用网治网的技术水平,努力做到趋利 避害、确保安全。 (四)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给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转型升级带 来新机遇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 业变革正在加速兴起。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数 字信息爆发式增长、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全球范围内 广播电视网、通信网、互联网等基础网络持续互融互通,正在 逐步形成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信息网络空间。在 我国,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网络传播领域 大规模应用,5G 网络商用和千兆宽带逐步普及,高新视频快速 发展。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应紧跟信息化发展趋势,坚持创新 驱动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以技术更新业 态,以技术丰富表现,以技术促进融合,不断打造传播新优势、 开拓辐射新版图,把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8 三、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 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全国宣 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 建新发展格局,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衔接国家科技 中长期发展规划,以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为主 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 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战略支撑,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为根本目的,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智慧广电媒体,发 展智慧广电网络,为建设文化强国、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 字中国贡献广电力量。 (二)基本原则 系统观念、前瞻布局。按照“四个面向”的要求,坚持系 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 推进,发挥各方面积极性,构建质量与规模、效益与安全相统 一的发展格局。 创新引领、深度融合。坚持创新思维,充分发挥科技第一 生产力作用,加强新技术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的前瞻性 研究,打造自主产业链,推动科创与文创深度融合,孵化新业 态。 移动优先、一体发展。坚持移动优先,加强移动传播技术 研究和标准体系建设,为广播电视媒体挺进互联网主战场奠定 9 基础;统筹兼顾存量资源,推动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广电 5G 建设一体化发展。 可管可控、保障安全。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并举,主动适 应、积极应对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新服务可能带来的安 全风险和隐患,高度重视互联网传播给网络空间治理和安全播 出带来的新变化、新问题、新趋势,积极应用新技术防范新风 险,实现行业发展和安全保障双促进齐发展。 机制创新、合作共赢。坚持开放合作,深化科技创新体制 机制改革,集聚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创新 发展,形成政产学研用结合、区域协作、行业协同、系统内外 优势互补的创新生态。 (三)发展目标 到 2025 年,科技创新驱动智慧广电业务能力和服务能力显 著提升,智慧广电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媒体融合深入推进, 形成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特色鲜明、形态多样、可持续发展 的智慧广电新发展格局。新一代视听技术、信息技术在全行业 广泛深度融合应用,实现智慧广电服务业态多元化、内容供给 高端化、媒体生产一体化、网络传播泛在化、用户终端智能化、 监测监管精准化、科技支撑体系化,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 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拉动数字经济促进新消费做出广电贡 献。 ——业态多元催生新动能。以科技创新催生智慧广电新服 务、新业态,建立健全广播电视+“政用、民用、商用”模式, 丰富完善智慧广电生态体系,形成智慧广电与各行各业融合发 10 展新格局。 ——优质视听引领新消费。视听内容供给丰富多样,广播 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基本实现高清化,开通 20 个 4K 超高清频 道,开展 8K 超高清电视、多维声技术研究与试验,高新视频落 地应用,激发新增长点新增长极,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平台再造构筑新优势。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媒体平台 实现 IP 化、云化、融合化、智慧化、标准化,基本形成媒体协 同发展新布局,服务用户能力显著增强。 ——网络升级重塑新渠道。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广电 5G 建设一体化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有线电视网络 IP 化、智能化 改造取得明显成效,建成全国广电服务云、新型广电 5G 网络, 形成新型智能协同泛在的广电天地一体化全媒体传播矩阵。 ——终端迭代开启新体验。智慧电视屏、智慧家庭信息终 端、云端化软件化智慧广电终端等在全国普遍应用,自主智能 电视操作系统在各类电视接收终端广泛部署。 ——科技支撑得到新提升。科技对行业治理、产业服务、 研发服务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技术规划、政策、标准对行业 发展的规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实验室作为“策源 地”“孵化器”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四、主要任务 (一)拓展媒体服务领域,发展智慧广电新业态 深化 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的应用,打造即时 11 可取的大众化、个性化新视听业态,提升广电行业综合服务能 力,扩大服务新版图,以科技创新强化智慧广电新供给、新模 式、新业态。 1. 打造面向媒体宣传服务的智慧广电新业态。围绕广播电 视宣传主业,建立健全智慧广电技术体系、运营体系、创新体 系,支撑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推进科创与文创融合,推进理念、 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推出更多适合移动传播、社 交传播的内容产品;运用 VR、AR、MR 和超高清等技术,推出全 息化、可视化及沉浸式、交互式内容产品,丰富智慧广电的传 播形态、传播样式。强化互联网思维和移动优先策略,推进媒 体宣传服务的智慧化、便捷化、个性化,满足跨屏、跨域、跨 网、跨终端的传播需求。到 2025 年,科创与文创融合的智慧广 电新业态丰富多样,广播电视服务全媒体传播的作用更加凸显。 2. 打造面向行业协同服务的智慧广电新业态。支持有条件 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构建云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媒体 工具、媒体资源库,面向行业用户提供智能云采编、智能云制 作、智能云审核、智能云分发、版权交易等服务,推进各云平 台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引入多方资源,加强协同合作,提 供全网舆情分析、头条热点分折、传播效果分析、智能画面识 别及编目、智能画面比对、智能化运营、视听内容版权保护、 追踪监测服务。到 2025 年,智慧广电协同服务能力体系基本建 立。 3. 打造面向便民利民服务的智慧广电新业态。加快智慧家 庭智能组网技术研究,发展大屏连小屏、小屏回大屏、多屏连 12 用户等新模式。积极利用云边协同技术推进智慧家庭服务平台 建设,拓展高质量视听媒体和信息消费领域的家庭智慧化服务 产品,优化互动式、沉浸式体验,为家庭用户提供数字文娱、 购物消费、居家生活、健康养老、旅游休闲、交通出行等智慧 服务。到 2025 年,建成智慧广电家庭服务体系,实现家庭综合 服务的智慧化、便捷化、个性化。 4. 打造面向惠政助企服务的智慧广电新业态。主动加强智 慧广电与文化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数字经济、乡村振 兴、新型城镇化等战略规划的对接,拓展面向政企用户服务的 新业态。链接政府资源、社会资源、生产资源、生活资源,统 筹线上线下、公共服务与市场运营,提供全场景高质量综合服 务,发展在线课堂、电视会议、远程医疗、物联网等生活性服 务和生产性服务,组织实施智慧广电固边工程、智慧广电乡村 工程,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打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 “枢纽”平台。到 2025 年,智慧政务、智慧社区、智慧乡村、 智慧养老、智慧教育、智慧文旅、智慧医疗等智慧广电典型应 用基本普及。 (二)发挥内容品质优势,培育智慧广电新视听 加快智慧广电视听节目技术迭代升级,推进节目内容形态 创新,大力开展超高清视频、多维声、VR、AR、MR、360°全景 视频、全息成像等新视听技术研究,建立新视听节目的拍摄、 制作、存储、播出、分发、呈现全链条技术体系,向用户提供 高品质视听服务,增强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竞争力,引领文化新 消费。 13 5. 推进高新视频发展。按照国家 5G 发展战略部署,落实 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 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等有关要求,打造更高技术格式、更新 应用场景、更美视听体验的高新视频,丰富 5G 业务形态。着力 打造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成熟度和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互动 视频、沉浸式视频、VR 视频、云游戏等高新视频内容产品,开 展标准体系研究与规划,完善技术体系;持续研究开发面向 5G 的高新视频应用场景,深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 链等新技术应用,加快节目拍摄、后期制作、内容存储、业务 包装、分发传输、用户互动、终端呈现、内容监管等环节技术 研发攻关,突破采集设备轻量化、图像实时缝合、内容制作工 具、边缘计算渲染处理、互动传感、沉浸显示等关键核心技术; 发挥协同作战效应,引导全链条、各要素优质资源集聚,合力 打造高新视频新生态;探索高新视频在重大赛事(活动)中的 示范应用,推进高新视频技术在教育、健康、文娱、旅游、体 育、会展、电竞、电商等领域的应用,实现互动化、全景化、 全息化展现,发展新业态,带动新消费。到 2025 年,高新视频 标准体系基本完善,建立 10 个以上高新视频科技创新实验室, 打通全产业链条,孵化 20 个以上典型应用;高新视频设备、平 台、系统技术支撑基本完备,产业生态初具规模,内容产品丰 富多样;省级以上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有条件的地市广播电视 播出机构和网络视听机构具备高新视频制作、播出和分发能力。